叶廷芳对建筑一往情深(2)

来源:外国文学评论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他认为:“匠人的习性是重复。”工匠常常按照既定的或传统的模式行事,依样画葫芦,工作大多是重复的。他分析,与现代艺术家以重复为耻、以创新为

他认为:“匠人的习性是重复。”工匠常常按照既定的或传统的模式行事,依样画葫芦,工作大多是重复的。他分析,与现代艺术家以重复为耻、以创新为荣的普遍文化心态不同的是,我们中国人维护传统的精神和能力之如此之强,某种意义上说,其文化心态形成的原因总是源于一种封建时代工匠心态的特点。即师承师傅的,沿袭前人的,一般不敢越雷池半步;与此同时既得不到系统的历史知识,也不可能获得横向的参照,学习吸收已经发展了的多元化的美学艺术理论,这是工匠心态的局限性。

在回顾我国建筑史始终以木构形式为主体,并被人长期称此单一局面为“超稳定结构”时,他很感慨,认为这些是改革开放的“不谐和音”,是“艺术发展的绊脚石”,它们反映了这些言论的作者们“泥古、拒外、厌新”的思维定势。

叶廷芳认为,中国的“匠文化”是非常强大的,建筑师要创新必须走出工匠心态。

他强调建筑师是创造者,建筑师和其他艺术家一样,其天性是创造。我们不能忽视建筑师的艺术劳动,不能把建筑师视同工匠。建筑师是用色彩和线条表现建筑的活力,表现人的情感,表现民族的特质和精神……这些都说明建筑师的创造是艺术劳动,他希望中国能出现更多像文艺复兴时期的米开朗基罗或巴洛克时期的贝尔尼尼那样的有创造性的大雕塑家、大建筑师。

对于真正有创造性的建筑精品他由衷地赞叹。他热情讴歌悉尼歌剧院,对其表现的创造活力和天才奇想尤为钦佩,他写道:“作为一座建筑物,你本身绝妙的艺术风貌和周围那如画的风光交相辉映,好一派诗情画意的展现;作为一座歌剧院,你体外从‘形’上焕发出的艺术光彩与你体内从‘声’里弥漫出的艺术气氛融而为一,可谓表里如一的艺术实体!”

实践着知识分子的社会担当

叶廷芳在精神上他有着超然物外的境界,在学术上他有着无畏的勇气,在生活中他实践着知识分子的社会担当。

他的人生哲学是“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为了社会的完美不遗余力”。这些朴实的语言与他的实际行动对照时,更能体会到他内心世界金子般的光彩。

《建筑门外谈》一书凝聚了他对建筑的心血。全书从整体上生动地体现了他对建筑科学发展观的原则链——保存、保护、创新发展的重视,从妥善保存城镇历史文化遗产,科学保护自然生态资源,创新协调发展城镇高品质的人居环境的高度,全面阐述了他的建筑观点,对建设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的文明极有参考价值的内容,读起来也生动有趣、很有启发。

文章来源:《外国文学评论》 网址: http://www.wgwxplzzs.cn/qikandaodu/2021/0722/521.html



上一篇:中国远征军翻译曹越华的坎坷爱情路
下一篇:国家社科基金外国文学课题立项情况历时分析

外国文学评论投稿 | 外国文学评论编辑部| 外国文学评论版面费 | 外国文学评论论文发表 | 外国文学评论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外国文学评论》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