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现代英国小说史(2)

来源:外国文学评论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不仅如此,侯先生在序言结尾还特别谨慎地提醒读者,期望他们“将本书的流派划分和章节安排作为入门的向导而不要将其绝对化”(侯维瑞,1985)。梁

不仅如此,侯先生在序言结尾还特别谨慎地提醒读者,期望他们“将本书的流派划分和章节安排作为入门的向导而不要将其绝对化”(侯维瑞,1985)。梁漱溟先生曾有言:心虚思密是求学的必要条件。侯先生自知文学流派分类法的不足并明示读者的举动,体现了他治学的严谨和谦逊。正如他自己在序言里所说:“作家分类只能是大致的,相对的。读者可以先从复杂的形势中分辨出一个概貌来,然后再越过这个分类去观察各派个人之间的错综联系”(侯维瑞,1985)。文学史分类的最终目的是帮助读者厘清作家作品的风格特点及层次,并较快地把握住文学流派、文化思潮和作家作品之间的关系。侯先生的分类无疑让读者可以站在他的肩膀上看清英国小说的脉络与走向。

介绍为表,解读为本——《现代英国小说史》中的引用分析

不同于一般的文学史编撰者,侯先生往往在介绍作品之前旁征博引,先就作家的创作风格作一番鞭辟入里的评论。从他的引用上不难发现,他研究有方、深得要领、技艺娴熟,能迅速锁定作家在流派里的位置,帮助读者分辨作家与同流派其他作家在风格上的差异,以便快速掌握作家的创作风格和特点。当然,这样的定性分析是建立在侯先生广泛的阅读、深刻的理解、严密的分析之上的。例如,在介绍约瑟夫·康拉德时,他引用了沃尔特·艾伦(Walter Allen)的关键句“约瑟夫·康拉德在许多方面便是亨利·詹姆斯的真正继承人”(侯维瑞,1985),即刻将康拉德锁定为现代主义的主要代表作家之一。同时,他引用了弗雷德里克·卡尔(Frederick R. Karl)和马文·马戈兰娜(Marvin Magalaner)的原句“约瑟夫·康拉德的主要作品为最杰出的维多利亚小说家与最出色的现代派作家提供了一个过渡”(侯维瑞,1985),进一步明确了其创作的主要时间阶段,更是对其发挥的桥梁作用进行了精准的描述。结合老舍对康拉德的评价,即他是“一个近代最伟大的境界与人格的创造者”(侯维瑞,1985),侯先生又就康拉德行文的风格特征进行了概要式的归纳,同时将其纳入了中国评论家的话语体系,让我们看到了康拉德的主题与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评判立场之间的某种联系。这就好比在浩瀚的星图之中标识了作家所属的星座,帮助读者快速地掌握关键信息。

可以说,侯先生是少数几位在编撰文学史时集深入系统的点评和作家生平、作品内容介绍为一体的编撰者,且他本人的评论在书中所占的比例相当之高。这使他有别于以往同类的专家。例如,王佐良先生(2017)在《英国文学史》序言中坦言他这本书“是以介绍而不是以评论为主”,并称本书的评论“往往还是颇带个人色彩的评论,不过包含在叙述之中”。侯先生的深入解读,使其著作成为许多英国文学学者的必备书目。这一点,从该书被引用的比例和引用发表物的层次可以看出。自1983 年问世以来,侯先生的书先后被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等单位多次出版。截至2021年3 月,中国知网的被引用率显示,侯先生被引用的总文献数为15 篇(均显示为《现代英国小说史》不同时期的版本),其中被核心期刊引用了5 篇,被SCI 刊引用了1篇,被CSSCI 刊引用了3 篇,总被引用1447 条,篇均被引率高达96.47。从这些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这部断代文类史在侯先生的诸多著作中的核心地位。

无论书中的引用素材还是该书的被引用率数据,都说明侯先生的这本专著荣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奖”3《现代英国小说史》曾获“1979—1985 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奖(一等奖)”(1986)和“全国高等学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995)等荣誉。并非偶然。本书不仅集中了侯先生潜心治学的精华,且在研究方法和思路上起到了引航作用,为之后的西方文学断代文类史研究开辟了一片处女地。难能可贵的是,《现代英国小说史》初步显现了侯先生独具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批判维度和立场,为奠定独特的中国视角和文学评论理论体系作出了勇敢的尝试。

文学批评里的“中国立场”

正如侯维瑞先生的学生李维屏教授所言,从事文学史专题研究的难度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它“不仅要求学者对文学史的来龙去脉了然于胸,而且要求其对某一文类的演化具有独特见解,并能用更加专业性和学术性的视角去审视其演变过程和发展规律。不仅如此,学者还应设法在本人的学术观点和他人的审美意识之间、在历代普遍认同的批评标准和当代最新的理论之间,获得某种平衡,并力求在文学史专题研究方面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李维屏,2008)。侯先生的这部断代文类史就体现出了他坚定的“中国立场”,透露出其自信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批判立场。与此同时,侯先生对于不同的批判声音采取了包容并蓄、实事求是的态度,并初步构建起自己独具特色的、包含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批判理论体系。

文章来源:《外国文学评论》 网址: http://www.wgwxplzzs.cn/qikandaodu/2021/0722/530.html



上一篇:论宁信而不顺鲁迅的翻译思想之一
下一篇:扶贫人英雄传评长篇非虚构作品扶贫志

外国文学评论投稿 | 外国文学评论编辑部| 外国文学评论版面费 | 外国文学评论论文发表 | 外国文学评论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外国文学评论》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