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现代英国小说史(3)

来源:外国文学评论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例如,在评价劳伦斯《恰特莱夫人的情人》一书时,他既肯定了劳伦斯是一位运用象征技巧的高手,其作品揭示了工业革命对个体的异化,又尖锐地指出了

例如,在评价劳伦斯《恰特莱夫人的情人》一书时,他既肯定了劳伦斯是一位运用象征技巧的高手,其作品揭示了工业革命对个体的异化,又尖锐地指出了该小说对性行为的放纵描写“削弱甚至淹没了作品的积极效果”(侯维瑞,1985)。他在该章节最后总结,劳伦斯的作品“揭露资本主义工业化对人性和人的价值的摧残是有其认识价值和积极意义的,但是,将性的圆满和两性关系作为治疗社会和精神弊病的处方,在当时已属无益;而今,其荒谬之深自不待言”(侯维瑞,1985)。这种点评,无疑凸显了其坚定自信的审美、价值观和立场。他进一步指出:“只有把握住现代派作品所暴露的和所主张的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我们才能全面衡量现代派乃至整个现代西方文学”(侯维瑞,1985)。侯先生能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全面、冷静地看待劳伦斯作品的积极贡献及内在缺陷,进而把握住评价西方文学的一个核心要领,显示了其文学评论内在坚定的价值体系。侯先生在进行文学批判时不是人云亦云,或是轻易受到其他评论家或者理论家立场影响,而是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建立了一个评价西方文学的价值体系。

又如,在分析赫胥黎的小说时,侯先生指出其思想“倾向于宗教,同时也包含着历史唯心主义的成份,表现出一种反马克思主义的倾向”(侯维瑞,1985)。在分析其作品《奇妙的新世界》时,侯先生指出了赫胥黎反对极权思想的进步意义,但同时认为其作品又暴露出其悲观、颓废的思想及其骨子里隐藏着的“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歪曲和仇视”,包含着”反马克思主义观点”(侯维瑞,1985)。这一深刻的点评揭示了侯先生自身作为一位文学评论家有其内在的政治立场和核心价值观。

《现代英国小说史》对作家政治观点的剖析不仅构成了此书的特色,而且显示了侯先生批判维度的基准和核心。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为标杆,侯先生把对作品内容、形式及美学上的评述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了一系列有说服力、有深度、有洞见的文学评论,初步奠定了他具有中国视角的批判理论。正如陈渊(1986)所述:“全书的评论,大多中肯而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很少标签和强加于人的武断说教。”辩证唯物主义的价值观和批判立场使侯先生直击本质地看待资本主义社会和思想问题。侯先生的“中国立场”也是在我国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文艺批评理论体系的努力中所做的初步尝试,对破解西方文艺评论理论的霸权话语作出了一位中国学者的贡献。

突破、创新与不足

《现代英国小说史》是国内第一部针对英国现代主义小说展开系统研究的断代国别文类史。无论就其选材还是研究的深入性而言,本书的出版都填补了国内该研究领域的空白,即便在其出版发行三十余年后的今天,也鲜有能超越其质量的同类作品出现。正如李维屏教授(2008)所指出的,本书是“英国文学史专题的研究著作,也是一条有意义的学术路径”。《现代英国小说史》的出版为国内英美文学研究指明了一条有意义的探索途径。它的问世标志着我国英美文学研究向纵深发展。

作为一部专业学术著作,《现代英国小说史》语言风格简练、专业、逻辑清晰,文字表达精确。该书不求辞藻华美,而将重心集中在精准地描述作家及作品的风格特点上,为外国文学评论的话语风格奠定了基调。

《现代英国小说史》以介绍为表、以解读为本,是集介绍、评注和解读为一体,有自己的文学评论思想体系、有独立思考和批判、有深度见解的文学史专著,“可称得上是小说史述与文学批评鉴赏多功能熔于一炉”(陈渊,1986)。

同时,侯先生文学评判内在的价值取向为奠定“中国视角”提供了一个方向。他没有规避西方学界普遍回避的道德批判和价值观维度的讨论,而是站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客观地表达了自己的批判观点,显示了中国学者内在的文化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和文化自信。

当然,再优秀的作品也有难以顾全之处。用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相交替的历史现象为线索来进行分类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局限。一方面,这种分类方式受困于“现代英国小说”这一概念的模糊性。另一方面,对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相对封闭、刻板的概念化理解会导致读者忽视现实主义传统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结语

能举一生之力倾注于一番事业且开花结果者,寥寥无几。原上海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主任章振邦教授(2012)在回顾学院老同事时感慨道:“……侯维瑞教授,他后来得了肝癌,我当时也生病,住在瑞金医院,他住在五楼,我住在六楼,我下去看他,他说,你当初安排的那个科研任务,我现在搞出来了,编了一部英国文学史……他说‘我完成了’。当时讲这个话都流泪。”这部《现代英国小说史》耗费了侯先生半生心血,不仅是侯先生严谨治学、严于律己的写照,更是其孜孜不倦、业精于勤的成果。在这个芜杂浮躁的时代里,这本专著无疑能让读者肃然起敬。

文章来源:《外国文学评论》 网址: http://www.wgwxplzzs.cn/qikandaodu/2021/0722/530.html



上一篇:论宁信而不顺鲁迅的翻译思想之一
下一篇:扶贫人英雄传评长篇非虚构作品扶贫志

外国文学评论投稿 | 外国文学评论编辑部| 外国文学评论版面费 | 外国文学评论论文发表 | 外国文学评论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外国文学评论》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