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志强谈木心写作中的“点铁成金”(2)

来源:外国文学评论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年07月13日 06:05:5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木心 《伪所罗门书》 郑: 那您是否觉得他们都是很注重自我的作家?也就是说最终把“自我”当成了本体? 郑: 限于篇幅,最后再提一个问题。您说点

木心 《伪所罗门书》

郑:那您是否觉得他们都是很注重自我的作家?也就是说最终把“自我”当成了本体?

郑:限于篇幅,最后再提一个问题。您说点铁成金,那木心使用周作人的文本,也是在点铁成金吗?

郑:您觉得他的这种意义是明确的、有一个整体基调的吗?

许:我的评价应该是比较克制,比较隐忍的吧(笑)。我的认识有一个过程。现在我认为,这是他的写作中最让我感兴趣的一块。

郑:那如何来看待原创和非原创的区别呢?

(责编:李静)

许:是的,是这样的。

许:《遗稿》中他自己有一段话谈这个问题,应该是谈得比较清楚了。原创是一个向来被视为高规格的概念,但你总不能把埋头写自己的东西一概都称为“原创”吧?如果这样,那还是会有区分:原创有可能是颇具价值的,也可能是廉价的。改写是非原创的,它可能是廉价的,但也完全有可能是别开生面,包含创造性的。我不觉得木心的每一个“后制品”都是成功的,但是无可否认,他作为汉语语言大师的功力在该系列的制作中是特别出彩的,他有点铁成金的乐趣,他是一个有很多乐趣的人。《山茱萸农场》中那句诗“庶几乎形而上上”,一般语言能力的作家写不出这种句子,在“上”后面再添一个“上”字,非常木心,非常恢诡。我们常说,这个时代诗人更需要回归语言和本我。但对木心来说,语言就是他的本我,他的本我等同于语言的精微使用,他是语言世界的精魂。

许:我会使用“后制品”这个概念,英文是postproduction,是艺术家对现成品的一种挪用和改作,西方很流行的一种做法,主要用于装置艺术、影像制作领域,在第三产业中使用非常广泛。

郑松(以下简称郑):最近三卷本《木心遗稿》出版了。您是木心最深入的研究者之一,参之于他已经出版的作品,对这些遗稿,您有什么感受?

郑:您认为怎样定义比较恰当?

许:对。不了解这一点,我们就读不懂他的潜台词。遗稿中有一段他自称“人瑞”,语带诙谐,很值得玩味。这里面有自嘲,这种自嘲甚至会很尖刻,哪有天才活过八十岁的,兰波、马雅可夫斯基、叶赛宁成为“人瑞”岂非讽刺?我们看到,他的天才观根深蒂固是源于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也许他偶尔从歌德那里找到安慰,但主要是浪漫主义。这一套在美国早就不吃香了,所以我觉得他在美国不会舒服。我读《遗稿》时会猜测,木心对玛莎·努斯鲍姆、罗尔斯、桑德尔他们的文章会有兴趣吗?我觉得他应该兴趣不大。他的精神是欧式的,是植根于尼采、纪德这一脉。

许:我想应该会有这样一层关联。不过,木心的这种亡灵召唤还有其他的动机,不只是出于对文化沉沦的不满。他有着我认为是很重要的、我们通常会忽视的一些关注。他的有些主题在我读到的木心评论中是被忽略的,这样的话,我们对他的定位就不会很得当。

许:嗯,这个,我要想一想。我私下给三卷本遗稿取了个题目,叫做“废墟巡礼”。木心不大谈乔伊斯,他好像不是很接受他的风格和写法。晚期的木心越来越让我想起乔伊斯,他们都是废墟的凝视者。在他们眼里,世界保持日常形态、视觉表象和景观的非常鲜活的魅力,但是世界的架构倒塌了,不再有本体、目的论这种传统架构,也就是说,它是一片文化废墟,而作家就是在废墟上巡视的人。不仅是遗稿,我觉得木心晚期的作品都给我这个印象。

郑:那“文本再生”这个说法不妥切吗?

郑:《遗稿》里,木心谈到了他最后一部诗集《伪所罗门书》。我注意到去年您为纪念他逝世十周年而写的《木心的汉语欧罗巴之旅》一文,您在文章中对这部诗集评价很高。

许:对,应该有个界定。坊间有不同的说法和定义——引文写作,文本再生,互文性,等等。不同的标签会带来不同的边界效应。目前这三个标签,我都不太认同。

郑:这就是说,他时时刻刻都把他们当参照系?

许:包括杜尚。姑且把杜尚算作一个起点吧,“后制品”创作逐渐蔚然成风。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越来越多的艺术家通过翻译、再现、重新展出和利用别人的作品(甚至是一些文化产品)的方法进行工作。木心作为艺术家,他对方法论非常敏感。他将“后制品”的概念引入文学,至少在他个人创作中有了一个方法变革的意义。我觉得是很有意思的尝试。

文章来源:《外国文学评论》 网址: http://www.wgwxplzzs.cn/zonghexinwen/2022/0713/563.html



上一篇:文艺评论丨年终盘点·网络文学:网络文学回应时
下一篇:翻译家叶廷芳逝世,他最早把卡夫卡带到中国

外国文学评论投稿 | 外国文学评论编辑部| 外国文学评论版面费 | 外国文学评论论文发表 | 外国文学评论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外国文学评论》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