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日本制造”神话, 古代中国商人远比日本人(2)

来源:外国文学评论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出身町人的日本文学大师井原西鹤 日本学人也开始反驳西方人的这种看法,他们说中国人所谓忠厚笃信不过是麻木软弱、唯利是图而已。 他们举例,同样

出身町人的日本文学大师井原西鹤
日本学人也开始反驳西方人的这种看法,他们说中国人所谓忠厚笃信不过是麻木软弱、唯利是图而已。
他们举例,同样是黄包车夫,日本车夫如果跑得慢了被外国乘客谩骂鞭打,一定会停下车来与对方理论一番,哪怕收不到车费;而中国车夫只会逆来顺受,卖力去跑,一心想要赚更多的钱,反而得到“老实人”的名号。做生意也是一样,日本商人遭受不公待遇,会一怒之下撕毁合约,而中国商人只会默默忍受洋商的无理与颐指气使,这样日本商人自然落下了不守诚信的恶名。

但实际上,日本商人制假售假、不重合同、诚信堪忧有更深层次的历史原因。相比中国社会,封建时代的日本社会,社会阶层之间的封闭极为严重。这些商人群体,在江户时代被称为“町人”,处在“士农工商”等级序列下的最下级。长期的社会底层生活经验,让他们养成了思维灵活、精于算计、重利轻义、不择手段的生活习性,戴季陶的《日本论》中称之为“町人根性”。

一方面,底层商人无法获得社会阶层晋升,另一方面,江户时代商品货币经济飞速发展,这些“町人”手里获得的大量金钱难以转化成地位提升的社会资本,于是奢侈和享乐就成为“町人文化”的主题。
江户时代非凡的元禄文化,包括浮世绘、小说、俳谐、净琉璃戏等等都是由町人创造。这种市井文化,更加深了“町人”好算计、短视、下流的形象,武士们骂商人“是给奴才做奴才的奴才”。
明治维新之后,虽然实行四民平等,各阶层都可以经商,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商业依然由“町人”主导。并且他们将这种商人习气逐渐传播到社会各个阶层,“町人根性”也就在社会中弥漫开来。

菱川师宣的《歌舞伎图》屏风,元禄文化代表
另一方面,现代商业的契约概念本来就来自于西方,日本商人在刚刚接触契约观念时还是表现出极大的不适。西方奸商往往会在合同上挖空心思做文章,让对方掉入陷阱;而日本人则会先签合同再说,如果发现不利于自己的地方,会立刻毁约,毫不顾忌违约后果。日本商人其时尚未建立契约意识,因而被西方人认为缺乏诚信。
以上因素,也就难怪当时的西方人会认为虽然日本商人会有误时、撒谎、违约等等毛病,但是主要由武士阶层掌管的公共部门和政务机关还是廉洁可信的。

江户时期的町人形象
无论是“町人根性”还是缺乏契约意识都只能解释日本刚刚开放时代诚信缺乏的现象,至于今天“日本制造”神话的破灭,可能与日本经济增长乏力,企业亏损有关。面对新的诚信危机,日本企业还需从自身入手,升级转型,重塑“日本制造”的形象。
参考文献:
张小龙,《西方视野中的近代日本国民诚信度问题——以“町人根性”为中心》,《世界历史》2017年第4期。
李均洋,《金钱 享乐=模范町人——〈日本永代藏〉的町人道德文明观建构》,《外国文学评论》2006年第1期。

文章来源:《外国文学评论》 网址: http://www.wgwxplzzs.cn/zonghexinwen/2020/1018/370.html



上一篇:外国文学史上的今天|毕希纳诞辰207周年
下一篇:贵州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

外国文学评论投稿 | 外国文学评论编辑部| 外国文学评论版面费 | 外国文学评论论文发表 | 外国文学评论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外国文学评论》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